繪像呂祖八寶救世寶燈 - L209: Difference between revisions

From Chinese Religious Text Authority
No edit summary
No edit summary
 
(5 intermediate revisions by 2 users not shown)
Line 6: Line 6:
  |publication_places=張家口
  |publication_places=張家口
  |format=活字版
  |format=活字版
  |creator_list=
  |creator_list=呂祖
  |date=1921
  |date=1921
  |publishers=光明仙壇
  |publishers=光明仙壇
  |located_in=[[Ming Qing minjian zongjiao jingjuan wenxian xubian - L ]] Volume 12, pp. 651-712}}
  |located_in=[[Ming Qing minjian zongjiao jingjuan wenxian xubian - L ]] Volume 12, pp. 651-712}}
Doctrine of Zhonghe shanren 中和山人, which combines Confucianism, Buddhism and Taoism.
The collected revelations through spirit-writing of an altar in Zhangjiakou 張家口 (Hebei province) active around 1920.
__TOC__
__TOC__
__NOEDITSECTION__
__NOEDITSECTION__
{{Item_data
{{Item_data
|other_titles=
|other_titles=
|publication_dates=According to the first two pages, this is a reprint of the 1899(光緒二十五年) edition, printed in 民國癸丑年 (1913/1973).
|publication_dates=Cover page: 中華民國十年 (1921), 夏曆辛酉正月.
|publication_places=According to the first two pages, the original edition was published by 乾元堂. The blocks of this edition were kept in 劍川南區.
|publication_places=On the center of each page: 張家口光明仙壇刊.
|creator_info=p.622: 中和山人渾渾子著, 後學耿山氏校梓, 受業門人灑然, 鑿然, 烱然, 杲然共錄.
|creator_info=
|content_list=
|content_list=
*醒迷要言叙 [頁622]
卷一 道德源流
*第一章 [頁622-624]
*呂祖八寶救世全書序 [頁653]
*第二章 [頁624-626]
*入壇八戒 [頁654]
*第三章 [頁626-628]
*觀書八宜 [頁654]
*第四章 [頁628-629]
*存心八勉 [頁654]
*第五章 [頁629-631]
*行善八益 [頁654]
*第六章 [頁631-633]
*觀音寶誥 [頁654]
*第七章 [頁633]
*觀音像 [頁654]
*第八章 [頁633-634]
*文昌寶誥 [頁655]
*第九章 [頁634-635]
*文昌像 [頁655]
*第十章 [頁635-637]
*武帝讚 [頁655]
*第十一章 [頁637-638]
*武帝像 [頁655]
*第十二章 [頁638-660]
*鐘離祖寶誥 [頁656]
*第十三章 [頁640-642]
*鐘離祖像 [頁656]
*第十四章 [頁643]
*呂祖寶誥 [頁656]
*第十五章 [頁643-644]
*呂祖像 [頁656]
*第十六章 [頁644-645]
*李祖寶誥 [頁657]
*第十七章 [頁645]
*李祖像 [頁657]
*第十八章 [頁645-646]
*曹祖寶誥 [頁657]
*附錄傳燈論及道魔辨同一章以象太極 [頁646-648]
*曹祖像 [頁657]
*吟懷詩十首 [頁648-649]
*張祖寶誥 [頁658]
*樂道詩十首 [頁649-650]
*張祖像 [頁658]
*藍祖寶誥 [頁658]
*藍祖像 [頁658]
*何祖寶誥 [頁659]
*何祖像 [頁659]
*韓祖寶誥 [頁659]
*韓祖像 [頁659]
*道德源流正文 [頁660-663]
卷二 呂祖源流綱領
*孚佑帝君序 [頁664]
*扶乩圖讚 [頁665]
*扶乩圖 [頁665]
*蓬萊仙境圖讚 [頁665]
*蓬萊仙境圖 [頁665]
**民國庚申 (1920/1980) 重陽月繪
**光明壇敬塑
*呂祖本傳 [頁666-671]
*七月十五日請乩 劉仙降 [頁671]
*八月初一日請乩 曹祖師降 [頁671-672]
*九月初一日請乩 飛陽帝君降 [頁672-673]
*三月初一日請乩 宏教真君降 [頁673]
*八月十四日請乩 太白金星李降 [頁673-674]
*二月初一日請乩 壽德星君降 [頁674]
*二月十五日請乩 匡廬山僧清虛子降 [頁674-675]
*三月初一日請乩 本壇大仙 [頁675]
*三月十五日請乩 海蟾劉仙降 [頁675-676]
*四月二十九日請乩 吾北斗七星元君到 [頁676]
*正月十九日請乩 [頁676-677]
**妙吉菩薩降
**觀音菩薩降
**文昌帝君降
**關聖帝君降
**孚佑帝君降
卷三 救世寶燈
*本埠福德正神到 [頁678]
*八仙祖師到 [頁678]
*濟佛降化緣序一篇 [頁678]
*九月二十三日降 [頁678-679]
**慈航大士, 關聖帝君, 孚佑帝君三聖表奏
**福德正神到
*十月初三日 [頁679-679]
**濟佛降
**慈航大士, 關聖帝君, 孚佑帝君三聖奏表上陳
**囘鸞詩
*八月初八日 慈航大士降 [頁680]
*九月十三日 [頁680-682]
**孚佑帝君降
**關聖大帝垂訓詩
**周將軍詩
**正陽帝君降
**張帝君降訓
**囘鸞詩
*九月初九日 [頁682-683]
**福壽慧光佛濟祖降詩
**勸世文
**少陽帝君降詩
**慈航大士, 關聖帝君, 孚佑帝君三聖奏表上陳
*九月十三日 [頁683-684]
**文昌帝君降詩
**諭
**上帝降諭
*九月十八日降 [頁684-687]
**文昌帝君讚
**孚佑帝君又示奉行規條果報
*十月初三日降 [頁687-688]
**慈航大士降詩
**諭
*十月十三日降 [頁688-689]
**詩
**城隍宣説
*十月二十八日降 [頁689-690]
**鎮邊侯詩
**諭
**囘鸞詩
**福壽慧光佛濟祖降詩
**話
*清明節二月十七日請夜乩 [頁690-691]
**江蘇督察使部下游擊許降文
**囘鸞詩
*二月二十五日 [頁691-692]
**本埠督城隍侯爵降詩
**文
**詩
*二月十七日 [頁692-694]
**本埠侯爵詩
**文
**詩
**守壇土司文
卷四 八寶仙傳
*文帝命朱衣神序 [頁695]
*逍遙仙命序 [頁695-696]
*南極星君讚 [頁696]
*南極星君圖 [頁696]
*五月初一日請乩 [頁697]
**濟陽帝君降詩
**文
*五月十五日請乩 [頁697]
**孚佑帝君降詩
**文
*六月初一日請乩 [頁697-698]
**正陽帝君降詩
**文
*六月二十五日請乩 文昌帝君降詩 [頁698]
*七月初一日請乩 [頁698-699]
**陳摶老祖降詩
**文
*八月初一日請乩 [頁699-701]
**太白李青蓮降詩
**文
**囘鸞詩
**劉海蟾大仙降詩
**文
**囘鸞詩
*九月初一日請乩 [頁701]
**柳仙降詩
**文
**囘鸞詩
*九月十五日請乩 [頁701-702]
**逍遙曹仙降詩
**文
**囘鸞詩
*九月十五日請乩 [頁702]
**柳仙降詩
**文
**囘鸞詩
*十月初一日請乩 [頁702-703]
**柳仙降詩
**文
**囘鸞詩
*十月十五日請乩 [頁703-704]
**齊陽帝君降詩
**文
**囘鸞詩
*冬月初一日請乩 [頁704-711]
**先賢閔子降文
**囘鸞詩
**先賢冉子降文
**囘鸞詩
**先賢仲子降文
**囘鸞詩
**先賢樂正子降文
**囘鸞詩
**先賢公西子降文
**囘鸞詩
**先賢公治長降文
**囘鸞詩
**先賢原憲降文
**囘鸞詩
**紫霞聖母降文
**囘鸞詩
**煉霞聖母降
**白衣菩薩降詩
**文
**囘鸞詩
**北斗紫英夫人降詩
**文
**囘鸞詩
*捐助姓名列表 [頁712]
 
|prefaces_and_postfaces=
|prefaces_and_postfaces=
*醒迷要言叙 [頁622]
*呂祖八寶救世全書序 [頁653]
**道光三十年 (1850) 清和月
**京兆純一子李行遠謹序
**後學四明逸人空空子頓首拜撰
*孚佑帝君序 [頁664]
**八月二十四日降
*文帝命朱衣神序 [頁695]
|commentary=
|commentary=


Line 53: Line 213:
|contributor_list=[[User:YangYangLan]]
|contributor_list=[[User:YangYangLan]]
}}
}}
[[Category:spirit-writing]]

Latest revision as of 13:08, 11 May 2024


繪像呂祖八寶救世寶燈

Hui xiang lü zu ba bao jiu shi bao deng
繪像呂祖八寶救世寶燈 - L209.png
別名 Other Titles:
有關人物 Associated Persons: 呂祖

出版地區 Place(s) of Publication: 張家口

版式 Format: 活字版

出版者 Publisher(s): 光明仙壇

出版年 Publication Date: 1921

載於 Located In: Ming Qing minjian zongjiao jingjuan wenxian xubian - L Volume 12, pp. 651-712

Cite as 引用為: "CRTA 繪像呂祖八寶救世寶燈 - L209"

The collected revelations through spirit-writing of an altar in Zhangjiakou 張家口 (Hebei province) active around 1920.



別名 Other Titles

出版地區 Place(s) of Publication

On the center of each page: 張家口光明仙壇刊.

出版年 Publication Date(s)

Cover page: 中華民國十年 (1921), 夏曆辛酉正月.

有關人物 Associated Person(s)

內容 Contents

卷一 道德源流

  • 呂祖八寶救世全書序 [頁653]
  • 入壇八戒 [頁654]
  • 觀書八宜 [頁654]
  • 存心八勉 [頁654]
  • 行善八益 [頁654]
  • 觀音寶誥 [頁654]
  • 觀音像 [頁654]
  • 文昌寶誥 [頁655]
  • 文昌像 [頁655]
  • 武帝讚 [頁655]
  • 武帝像 [頁655]
  • 鐘離祖寶誥 [頁656]
  • 鐘離祖像 [頁656]
  • 呂祖寶誥 [頁656]
  • 呂祖像 [頁656]
  • 李祖寶誥 [頁657]
  • 李祖像 [頁657]
  • 曹祖寶誥 [頁657]
  • 曹祖像 [頁657]
  • 張祖寶誥 [頁658]
  • 張祖像 [頁658]
  • 藍祖寶誥 [頁658]
  • 藍祖像 [頁658]
  • 何祖寶誥 [頁659]
  • 何祖像 [頁659]
  • 韓祖寶誥 [頁659]
  • 韓祖像 [頁659]
  • 道德源流正文 [頁660-663]

卷二 呂祖源流綱領

  • 孚佑帝君序 [頁664]
  • 扶乩圖讚 [頁665]
  • 扶乩圖 [頁665]
  • 蓬萊仙境圖讚 [頁665]
  • 蓬萊仙境圖 [頁665]
    • 民國庚申 (1920/1980) 重陽月繪
    • 光明壇敬塑
  • 呂祖本傳 [頁666-671]
  • 七月十五日請乩 劉仙降 [頁671]
  • 八月初一日請乩 曹祖師降 [頁671-672]
  • 九月初一日請乩 飛陽帝君降 [頁672-673]
  • 三月初一日請乩 宏教真君降 [頁673]
  • 八月十四日請乩 太白金星李降 [頁673-674]
  • 二月初一日請乩 壽德星君降 [頁674]
  • 二月十五日請乩 匡廬山僧清虛子降 [頁674-675]
  • 三月初一日請乩 本壇大仙 [頁675]
  • 三月十五日請乩 海蟾劉仙降 [頁675-676]
  • 四月二十九日請乩 吾北斗七星元君到 [頁676]
  • 正月十九日請乩 [頁676-677]
    • 妙吉菩薩降
    • 觀音菩薩降
    • 文昌帝君降
    • 關聖帝君降
    • 孚佑帝君降

卷三 救世寶燈

  • 本埠福德正神到 [頁678]
  • 八仙祖師到 [頁678]
  • 濟佛降化緣序一篇 [頁678]
  • 九月二十三日降 [頁678-679]
    • 慈航大士, 關聖帝君, 孚佑帝君三聖表奏
    • 福德正神到
  • 十月初三日 [頁679-679]
    • 濟佛降
    • 慈航大士, 關聖帝君, 孚佑帝君三聖奏表上陳
    • 囘鸞詩
  • 八月初八日 慈航大士降 [頁680]
  • 九月十三日 [頁680-682]
    • 孚佑帝君降
    • 關聖大帝垂訓詩
    • 周將軍詩
    • 正陽帝君降
    • 張帝君降訓
    • 囘鸞詩
  • 九月初九日 [頁682-683]
    • 福壽慧光佛濟祖降詩
    • 勸世文
    • 少陽帝君降詩
    • 慈航大士, 關聖帝君, 孚佑帝君三聖奏表上陳
  • 九月十三日 [頁683-684]
    • 文昌帝君降詩
    • 上帝降諭
  • 九月十八日降 [頁684-687]
    • 文昌帝君讚
    • 孚佑帝君又示奉行規條果報
  • 十月初三日降 [頁687-688]
    • 慈航大士降詩
  • 十月十三日降 [頁688-689]
    • 城隍宣説
  • 十月二十八日降 [頁689-690]
    • 鎮邊侯詩
    • 囘鸞詩
    • 福壽慧光佛濟祖降詩
  • 清明節二月十七日請夜乩 [頁690-691]
    • 江蘇督察使部下游擊許降文
    • 囘鸞詩
  • 二月二十五日 [頁691-692]
    • 本埠督城隍侯爵降詩
  • 二月十七日 [頁692-694]
    • 本埠侯爵詩
    • 守壇土司文

卷四 八寶仙傳

  • 文帝命朱衣神序 [頁695]
  • 逍遙仙命序 [頁695-696]
  • 南極星君讚 [頁696]
  • 南極星君圖 [頁696]
  • 五月初一日請乩 [頁697]
    • 濟陽帝君降詩
  • 五月十五日請乩 [頁697]
    • 孚佑帝君降詩
  • 六月初一日請乩 [頁697-698]
    • 正陽帝君降詩
  • 六月二十五日請乩 文昌帝君降詩 [頁698]
  • 七月初一日請乩 [頁698-699]
    • 陳摶老祖降詩
  • 八月初一日請乩 [頁699-701]
    • 太白李青蓮降詩
    • 囘鸞詩
    • 劉海蟾大仙降詩
    • 囘鸞詩
  • 九月初一日請乩 [頁701]
    • 柳仙降詩
    • 囘鸞詩
  • 九月十五日請乩 [頁701-702]
    • 逍遙曹仙降詩
    • 囘鸞詩
  • 九月十五日請乩 [頁702]
    • 柳仙降詩
    • 囘鸞詩
  • 十月初一日請乩 [頁702-703]
    • 柳仙降詩
    • 囘鸞詩
  • 十月十五日請乩 [頁703-704]
    • 齊陽帝君降詩
    • 囘鸞詩
  • 冬月初一日請乩 [頁704-711]
    • 先賢閔子降文
    • 囘鸞詩
    • 先賢冉子降文
    • 囘鸞詩
    • 先賢仲子降文
    • 囘鸞詩
    • 先賢樂正子降文
    • 囘鸞詩
    • 先賢公西子降文
    • 囘鸞詩
    • 先賢公治長降文
    • 囘鸞詩
    • 先賢原憲降文
    • 囘鸞詩
    • 紫霞聖母降文
    • 囘鸞詩
    • 煉霞聖母降
    • 白衣菩薩降詩
    • 囘鸞詩
    • 北斗紫英夫人降詩
    • 囘鸞詩
  • 捐助姓名列表 [頁712]

序跋等 Prefaces and Postfaces

  • 呂祖八寶救世全書序 [頁653]
    • 京兆純一子李行遠謹序
  • 孚佑帝君序 [頁664]
    • 八月二十四日降
  • 文帝命朱衣神序 [頁695]

註疏 Commentary

參考文獻 Bibliography

電子全文 Digital Fulltext

有關書刊 See Also and Parallel Texts

功德榜 Contributors

User:YangYangL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