救生船 - W67

From Chinese Religious Text Authority
Revision as of 08:33, 4 June 2024 by YangYangLan (talk | contribs)


救生船

Jiu sheng chuan
救生船 - W66.jpeg
別名 Other Titles:
有關人物 Associated Persons:

出版地區 Place(s) of Publication: 金城

版式 Format: 木刻版

出版者 Publisher(s):

出版年 Publication Date: 1893

載於 Located In: Ming Qing yilai shanshu congbian - W Volume 17, pp. 81-535

Cite as 引用為: "CRTA 救生船 - W67"



別名 Other Titles

出版地區 Place(s) of Publication

Cover page: 光緒癸巳 (1893) 孟冬重刊金城.

出版年 Publication Date(s)

Cover page: 光緒癸巳 (1893) 孟冬重刊金城.

有關人物 Associated Person(s)

內容 Contents

卷一

  • 序 [頁82-88]
  • 刊印人名單 [頁89]
  • 文昌帝君重刊救生船序 [頁90-96]
  • 孚佑帝君重刊救生船序 [頁98-100]
  • 文昌帝君 [頁102]
  • 朱文公鸞讚 [頁103]
  • 關聖帝君圖 [頁104]
  • 楊忠愍公鸞讚 [頁105]
  • 張桓侯圖 [頁106]
  • 楊忠愍公鸞讚 [頁105]
  • 孚佑帝君圖 [頁108]
  • 朱文公鸞讚 [頁109]
  • 文昌帝君序 [頁110-113]
  • 文帝命序 [頁114-116]
  • 文帝命序 [頁118-120]
  • 文帝命序 [頁122-124]
  • 目錄 [頁126-133]
  • 聖帝定宣講儀式 [頁134-143]
    • 武聖帝君宣講壇規十條 [頁134-135]
    • 世祖章皇帝聖諭六訓 [頁136]
    • 聖祖仁皇帝聖諭十六訓 [頁137-138]
    • 武聖帝君十二戒規 [頁138-139]
    • 文昌帝君蕉窗十則 [頁139-140]
    • 孚佑帝君家規十則 [頁140]
    • 竈君夫子訓男子六戒 [頁140-141]
    • 竈君夫子訓女子六戒 [頁141]
    • 竈君夫子新諭十條 [頁142]
  • 類敘十二條 [頁144-149]
  • 孔子曰 [頁150-151]
  • 斗口星君詩 [頁151-152]
  • 話 [頁152-153]
  • 諭 [頁153-156]
  • 訓 [頁156]
  • 訓悟囘 [頁156-157]
  • 訓海生 [頁157-158]
  • 訓榮生 [頁158]
  • 雲房道人詩 [頁159]
  • 話 [頁159-160]
  • 指路五言古 [頁160-161]
  • 訓開善 [頁161-162]
  • 訓全善 [頁162-163]
  • 藍仙采和詩 [頁163-164]
  • 話 [頁164]
  • 昭通師弟辨 [頁164-173]
  • 訓常生 [頁173-174]
  • 訓崐生 [頁174-175]
  • 訓輔生 [頁175]
  • 囘鸞詩 [頁175-176]
  • 話 [頁176]
  • 辛酉年正月初六日 [頁176-186]
    • 鎮壇幸公諱玉成詩 [頁176]
  • 話 [頁176-177]
    • 關少帝諱興詩 [頁177]
    • 張少帝諱苞詩 [頁177]
  • 話 [頁178]
    • 桓侯大帝詩 [頁178]
    • 醒世文 [頁178-180]
    • 訓修生,新生 [頁180-181]
    • 訓權生 [頁181]
    • 訓某生 [頁181]
    • 訓悟謙 [頁181-182]
    • 話 [頁182]
    • 韓仙詩 [頁182]
    • 從仙行 [頁182-183]
    • 訓 [頁183-184]
    • 訓會生 [頁184]
      • 訓瑜生 [頁184]
    • 訓悟向 [頁184-185]
    • 訓瓊生 [頁185-186]
    • 話 [頁186]
  • 初七日 [頁186-202]
    • 四天君詩 [頁186]
    • 話 [頁186-187]
    • 柳仙真人詩 [頁187]
    • 海蟾仙詩 [頁187]
    • 話 [頁187]
    • 孚佑帝君詩 [頁187-188]
    • 擬東方朔蟠桃會賦並序 [頁188-196]
    • 某生稟曰 [頁196]
    • 柳真人判曰 [頁196-197]
    • 訓黎生 [頁197-198]
    • 訓才生 [頁198]
    • 訓振悟 [頁198]
    • 訓遷善 [頁198-199]
    • 訓?生 [頁199]
    • 訓善生 [頁199-200]
    • 訓陽生 [頁200]
    • 諭 [頁200-201]
    • 囘鸞詩 [頁201-202]
  • 初八日 [頁202-213]
    • 雲游張仙諱三丰詩 [頁202]
    • 詞 [頁202-203]
    • 果老張仙詩 [頁203-204]
    • 歌 [頁204-206]
    • 訓信生 [頁206-207]
    • 訓政生 [頁207]
    • 訓某生父子 [頁208]
    • 訓悟理 [頁208]
    • 訓悟教 [頁208-209]
    • 訓庚生 [頁209]
    • 八天君詩 [頁209-210]
    • 奎星夫子詩 [頁210]
    • 桂苑彭公諱定求詩 [頁210]
    • 文帝詩 [頁210-211]
    • 訓悟篤 [頁211-212]
    • 訓瓚生 [頁212]
    • 訓英生 [頁213]
    • 訓某生詩 [頁213]
  • 初九日 [頁213-245]
    • 周將軍詩 [頁214]
    • 廖將軍詩 [頁214]
    • 王將軍詩 [頁214]
    • 關將軍詩 [頁214]
    • 話 [頁214-215]
    • 武聖帝君詩 [頁215]
    • 話 [頁215-217]
    • 勸孝十八條 [頁217-242]
    • 訓悟純 [頁242]
    • 訓悟振 [頁242-243]
    • 訓春生 [頁243]
    • 訓璋生 [頁243-244]
    • 訓悟化 [頁244-245]
  • 隨刻 [頁245]
    • 隨壇明公諱德政詩 [頁245]
    • 話 [頁245]
  • 二月初六日 [頁246-252]
    • 隨壇詩 [頁246]
    • 話 [頁246]
    • 鉄拐李仙詩 [頁246]
    • 常棣吟 [頁246-249]
    • 訓達生 [頁249]
    • 訓遵善 [頁249-250]
    • 訓劉生 [頁250]
    • 訓善勸 [頁250-251]
    • 訓嶽生 [頁251]
    • 訓輝生 [頁251]
    • 訓悟大 [頁251-252]
  • 初十日 [頁252-260]
    • 鎮壇辛公詩 [頁252]
    • 海蟾大仙詩 [頁252-253]
    • 喚醒諸生語 [頁253-256]
    • 柳真人詩 [頁256]
    • 賞春詞 [頁256-257]
    • 訓渠生 [頁257]
    • 訓李生 [頁257-258]
    • 訓揚善良善 [頁258]
    • 訓某生 [頁258-259]
    • 訓濱生 [頁259]
    • 訓志生 [頁259-260]
    • 訓厚生 [頁260]
  • 二月十六日 [頁260-270]
    • 鎮壇神詩 [頁260]
    • 話 [頁260]
    • 李仙密詩 [頁260-261]
    • 話 [頁261]
    • 懷祖恩詩 [頁261-267]
    • 訓績生 [頁268]
    • 訓悟勞 [頁268-269]
    • 訓發生 [頁269]
    • 訓某生 [頁269]
    • 訓清生 [頁269-270]
  • 二十二日 [頁270-278]
    • 隨壇明公詩 [頁270]
    • 話 [頁270]
    • 崔仙諱州平詩 [頁270-271]
    • 男女居室略 [頁271-274]
    • 訓善諫子 [頁274]
    • 訓懼非子 [頁274-275]
    • 訓玉蟾子 [頁275]
    • 古風 [頁275-276]
    • 傳 [頁276-278]
    • 贊梅氏古風 [頁278]
  • 二十七日 [頁279-289]
    • 隨壇明公詩 [頁279]
    • 柳仙詩 [頁279]
    • 劉仙詩 [頁279]
    • 話 [頁279-280]
    • 八仙詩 [頁280]
    • 衆仙話 [頁280]
    • 戒酒賦 [頁280-286]
    • 訓用生, 仲生 [頁286]
    • 訓瓊生 [頁287]
    • 訓悟化 [頁287]
    • 訓林生 [頁288]
    • 訓毓生 [頁288]
    • 囘鸞詩 [頁288-289]
  • 三月初四日 [頁289-294]
    • 隨壇明公詩 [頁289]
    • 話 [頁289-290]
    • 孚佑帝君詩 [頁290]
    • 四時汎舟詞十首 [頁290-293]
    • 訓某生 [頁293-294]
  • 初六日 [頁294-300]
    • 張少帝詩 [頁294]
    • 話 [頁294-295]
    • 崔仙諱宗之古詩 [頁295]
    • 少年守身文 [頁295-298]
    • 訓憲生 [頁298-299]
    • 訓某生 [頁299]
    • 訓浦生 [頁299-300]
  • 初八日 [頁300-300]
    • 土祗劉公詩 [頁300]
    • 話 [頁300]
    • 逍遙大仙歌 [頁300-301]
    • 某生默稟 [頁301-302]

序跋等 Prefaces and Postfaces

  • 序 [頁82-88]
    • 光緒十九年 (1893) 五月十八降於警覺壇
  • 文昌帝君重刊救生船序 [頁90-96]
    • 甲申七月十八日降於新化開化壇
    • 孚佑帝君重刊救生船序 [頁98-100]
    • 光緒甲申年 (1884) 九月降於新化開化壇
  • 文昌帝君序 [頁110-113]
  • 文帝命序 [頁114-116]
    • 同治二年癸亥嵗 (1863) 之午月
    • 握瑜子遵命謹序
  • 文帝命序 [頁118-120]
    • 同治二年癸亥 (1863) 蒲月
    • 超然子謹序
  • 文帝命序 [頁122-124]
    • 同治二年癸亥 (1863) 蒲月
    • 空靈子謹序

註疏 Commentary

參考文獻 Bibliography

電子全文 Digital Fulltext

有關書刊 See Also and Parallel Texts

功德榜 Contributors

User:YangYangLan